您当前的位置:必康网>男性不育>单侧隐睾能自己下降吗

单侧隐睾能自己下降吗

更新时间:2017-09-25 20:41:21 阅读1

导致男性隐睾的原因

  睾丸在胎儿期由腹膜后降入阴囊,若在下降过程中停留在任何不正常部位,如腰部、腹部、腹股沟管内环、腹股沟管或外环附近称为隐睾症。隐睾患者中不仅约80%可能发生睾丸肿瘤或发生外伤、精索扭转、心理障碍,但更多的是造成生育功能异常。

  导致隐睾的原因,目前认为与解剖学因素和内分泌因素有关。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两种因素均有。内分泌因素可能是: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延迟,或数量不足,靶器官对雄性激素不敏感等。解剖学因素可能是:睾丸系带过短,睾丸周围组织粘连,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腹股沟狭小,阴囊发育不良等,但总的来说,其病因仍不是十分清楚。有人统计,双侧睾丸不育者为90%以上,单侧隐睾不育者约60%一85%。主要表现为少精症及睾丸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由于隐睾病人睾丸周围的温度比在阴囊温度高1。5—2℃左右,而温度的升高可使睾丸上皮萎缩,阻碍精子的发生,造成不育。这种睾丸的病理损害与睾丸的环境有关,位置越高睾丸上皮改变越严重。1979年job报告单侧隐睾从生后第二年起,对侧正常位置的睾丸有损害作用,即所谓“交感性睾丸病”,并认为可能是单侧隐睾患者,其对侧降至阴囊的睾丸,同样有受损情况。睾丸活检可见生精小管萎缩,生精细胞减少,严重者可有生精细胞消失,生精小管发生透明样变和闭锁。

  睾丸的组织学显示,隐睾时leydig细胞数目减少且萎缩,导致精原细胞a停止转为b,影响了生殖细胞的繁殖。青春期前睾丸的生殖细胞数目和青春期后的精子细胞数目密切相关。青春期前如睾丸内无生殖细胞,行睾丸固定术对生殖功能无益。所以根据对睾丸的病理组织学研究显示的规律,目前人们对隐睾的治疗已有了较完整的方案。其目的是尽早恢复睾丸的生殖细胞数量及功能,提高生育力。具体方案如下:①凡男性新生儿都需检查有无隐睾(小儿曲腿坐位检查最正确);②如隐睾小儿智力迟钝,需除外其它有关综合征;③小儿10月龄时就应采取gnrh喷鼻,3/d,每次400μg;④如不成功,每周用hcg l500u,共3周;⑤如复发,可再用4周gnrh;⑥如内分泌治疗失败,需于2周岁前手术;⑦如并发疝或睾丸异位,都应手术;⑧需随访每年一次,直至青春期;⑨小量buserelin(10μg)隔日一次,用5~6月可增加生殖细胞数或可促进生育,尤用于7岁前效果更好。

隐睾的危害阐述

  隐睾症是一种畸形状态,睾丸是跟人的生育能力是有关系的,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如果双侧隐睾会没有生育能力的,单侧隐睾同样可导致生育低下或不育。

  双侧隐睾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单侧隐睾同样可导致生育低下或不育,因而隐睾的睾丸体积都普遍偏小,质地偏软,弹性差,有时睾丸和附睾还有分离,或者没有附睾,因此,生精功能差,甚至没有生精功能 。

  如果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和腹股沟管里,由于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可以引起生精基地——睾丸内的曲细精管发生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精原细胞不能产生,内分泌功能也同时发生了异常,这样是无法正常生育的。

隐睾的治疗选择

  隐睾病人在1岁以内睾丸有可能自行下降进入阴囊,因此在这个时期可采用内分泌治疗,对于10个月的小儿可采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制剂crgptocur喷鼻0、2ng,每日3次. 若仍然不降可用绒 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次1000单位,每周肌肉注射两次,共四到五周,若两岁仍 未下降,则要采取手术治疗,施行睾丸下降固定术。 对于青春期隐睾患者,则要一经发现及时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如果术中发现睾丸已萎缩或不能下 降引入阴囊,必要时可施行睾丸切除术。

  对于单侧隐睾是否也要手术治疗呢?单侧隐睾患者由于有一个睾丸位于阴囊内,过去认为这个已定居于阴囊内的睾丸生精功能是正常的,因而不会影响生育能力,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单侧隐睾患者,已下降的睾丸也未必发育正常,统计显示单侧隐睾患者只有40%的人精子发育正常,而其余的60%都有问题,要么精子数目少,活率低,要么精子畸形率偏高,另一方面未下降的睾丸也有可能在高温 的环境下而发生恶变,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单侧隐睾患者也要及时给以治疗,既便没有影响到生育,为了预防睾丸癌的发生也要及早手术治疗。

隐睾的概述

  在胚胎期,睾丸在两侧腰部腹膜后间隙,随胎龄增长而渐下降,于胎龄16~24周时,接近腹股沟管内环处,于胎龄28~36周时降入阴囊,有部分小儿可于出生后短期内降入阴囊。如一侧或两侧睾丸停留于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停止继续下降即隐睾。新生儿隐睾的发生率很高,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更高,出生体重在1000g以下者几乎均为隐睾。影响睾丸下降不全的因素可能为:①睾丸先天性发育不全,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促使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不敏感;②孕母妊娠期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③睾丸异位、精索过短、提睾肌发育不良、腹股沟环过紧、有纤维带阻止睾丸下降等。

  隐睾发生于右侧者约占50%,双侧者占10%~20%。无睾丸的阴囊较小,用手摸不到睾丸,许多患儿可在腹股沟摸到未降的睾丸,常发育不良,但并不影响日后的生育功能。双侧隐睾可影响发育,5岁以后可发生曲细精管萎缩、生精细胞消失,影响日后精子的生长和生殖功能,也可有男性内分泌不足的现象。位置不正常的睾丸,尤其位于腹膜后者,发生肿瘤的可能性较大,睾丸肿瘤中约8%~15%发生于隐睾。

  新生儿期隐睾可不必治疗,可暂时观察,绝大多数于1岁内可自行下降。如2岁以后仍不下降,自然下降机会很少。有人主张在2岁以前行睾丸松解术,最迟于10岁前作手术。单侧隐睾常有局部因素,大都需手术治疗。双侧隐睾可先试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每周注射2次,每次500u,一疗程总量为4000~5000u,间隔1~2个月再行第2疗程;疗效不显着者再行手术治疗。

睾丸下降不全的概述

  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下降障碍,停留在下降过程的途中,未能进入阴囊。临床上也习惯称为隐睾症。隐睾是先天性疾病。隐睾的发生与激素水平,睾丸补带和精索过短有关。隐睾多发生于单侧,双侧隐睾发生率约10-25%。隐睾经常伴发有腹股沟斜疝。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区的隐睾,由于温度比阴囊高,睾丸长期处在此环境下,发育不良,曲精小管退化,引起生精功能障碍。天长地久,到了青壮年期隐睾还会恶变成睾丸肿瘤,故隐睾宜早期治疗,回纳到阴囊内,才能避免并发症。本病根据睾丸所在位置分为腹内型、腹股沟管型及外环型3种。

  表现

  1、一侧或双侧阴囊萎缩,阴囊内未触及睾丸。

  2、腹股沟区可能触及睾丸状物或有斜疝症状。

  3、如隐睾已恶变,则有时可触到腹部或腹股沟区的肿块。

  4、成人双侧隐睾者,可造成男性不育。

  诊断

  1、患侧阴囊内无睾丸,阴囊较小。

  2、腹股沟管及外环型患者在相应部门可扪到睾丸,一般较小。腹内型者扪不到睾丸。

  3、睾丸下降不全可并发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

  4、b型超声、ct扫描及精索静脉造影对腹内型患者的诊断有帮助。

  辅助检查

  位于腹股沟区的隐睾,体检可触及睾丸,不需做特殊定位检查。必要时只做一般的“b”超或彩超。了解其性质。但如高位的腹腔型隐睾,用手不能触及,为了解其位置或性质,有条件者可做腹腔镜检查或精索静脉造影,了解其位置,为手术中提供方便和定位。但这些检查均为损伤性检查,不能常规应用。

隐睾的影响

  正常睾丸应位于体外的阴囊中,如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下降,或沿着正常下降通路停止在沿途任何地方,就是隐睾症。

  隐睾病人的隐睾部位约25%停留在腹腔腹膜后,约70%停留在腹股沟管;约5%停留在阴囊上部或其它部位。单侧多于双侧,左右相等。由于位于睾丸中的男性生殖细胞需要在略低于体温1.5~2.0℃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而隐睾症患者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常有睾丸生精功能的障碍。

  双侧隐睾者,因睾丸停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内,所处位置的温度与体温相同(37℃左右),影响生殖细胞的发育,睾丸组织结构发育不完善;轻症隐睾症患者的精子计数减少或全部为死精子,精子活力极度低下;重者则不产生精子,因而使大多数患者出现男性不育症。

  单侧隐睾症,由于另一侧睾丸正常,通常可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性功能,对生育影响不大。但其中约有30%以上可出现男性不育症。

  对隐睾症的治疗,有些学者认为出生一年内睾丸仍未下降者,仍有下降的可能,在儿童期亦可下降,在青春期前由于雄激素的分泌量增多,仍有可能正常自然下降。因此,除由于疝气需要早期手术外,应耐心等到青春期再手术。但是通过对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均强烈反对等到青春期才手术。因为如果等到5岁以后,几乎可以肯定睾丸会变成不正常,生精机能减退,并且癌变的发生率会增大。对于激素治疗,国外的一些学者主张在睾丸发育的生长期即4~10岁这一时期应用最为理想,可使睾丸下降。但这适用于双侧睾丸隐睾,因为单侧隐睾已说明体内已有足够的激素促使睾丸下降,之所以一侧未能下降,可能系由于粘连、腹股沟环狭窄等其它因素所致。激素治疗仅对隐睾有效,对异位睾和游走睾等畸形均无效。应用的激素除雄激素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垂体前叶注射液均有效。由于药源问题,在我国应用还不广泛。

  凡经激素大剂量短时间突击治疗无效者,不宜继续应用中西药物,而应及早给予手术。外科手术的目的是期望能保持睾丸的生精机能,恢复男性正常生殖器官的外貌,免除未下降睾丸的癌变危险,免除对未下降睾丸的其它损害。实施睾丸手术的时间,一般以4~6岁为宜,最迟不能超过青春前期(13岁),成人隐睾症即便手术也很难恢复生精功能,而尽早的双侧隐睾复位术后约80%可以有生育能力,这取决于手术的年龄。

隐睾的恶性病变

  隐睾病人在青春期后有很高的恶性病变发生率。隐睾发生恶性病变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5至48倍(whiter及welvar)大约10%的睾丸肿瘤发生于隐睾。由于隐睾的组织学异常,所以早期手术并不能防止隐睾发生恶性病变。而单侧隐睾的病人,对侧已降至阴囊正常位置的睾丸组织学亦有异常,所以亦有较高的恶性病变发生率。johnson在单侧隐睾恶性病变病的病人中发现有五分之一的恶性病变发生在非隐睾一侧睾丸中,而双侧隐睾的病人,如果一侧发生恶性病变另侧睾丸有15%的机会也发生恶性病变。

  隐睾的位置与恶性病变有明显的关系。腹内隐睾恶性病变发生率四倍于腹股沟隐睾,而双侧腹内隐睾,如一侧发生恶性病变另一侧睾丸有30%的机会亦发生恶性病变。

  在隐睾病人活检中发现原位癌引起了对隐睾恶性病变的新认识其发生率在30%。

  总之为了观察隐睾的变化及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应早期施行睾丸固定术,特别是腹内隐睾应早期移入阴囊,如不能移入阴囊中应做睾丸切除术。隐睾发生病恶性病变后,多为精原细胞瘤。应及时做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及后腹膜区放射治疗。

隐睾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所谓隐睾症是指婴儿出生2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假性隐睾是指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但阴囊上方或腹股沟部可膜到睾丸;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

  睾丸离开阴囊后,就处在相对高温的环境中。睾丸温度的升高,首要的是破坏了睾丸生精作用。如为双侧隐睾,可使该男孩成年后发生无精子症,而造成男性不育;即使是单侧隐睾,也会因该隐睾的破坏,产生多种抗精子抗体,而影响生育能力。另有报道,隐睾发生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0-50倍,并有8%的隐睾患者发生癌变。所以,隐睾症对男性生殖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隐睾的简单概述

  有时候在男婴出生前,会有一个睾丸或两个睾丸(较罕见)未能落到阴囊内。所以一般在男婴出生后都得接受睾丸检查,以确认其睾丸是否正常落入阴囊内。有的男婴刚出生的时候有隐睾现象,但当年龄稍有增长时,其中大部分婴儿的睾丸会自然落入阴囊内,倘若这时睾丸仍然未落入阴囊,那么就是隐睾症了。

  隐睾的产生与母亲怀孕期间激素水平、胎儿自身睾丸系带发育不良以及腹股沟管有机械性粘连等因素有关。随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隐睾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早产儿发病率高于正常生产的婴儿,尤其是体重不到1800克的早产儿。有隐睾病史的父亲生育的儿子也容易患上隐睾。

  以往认为,只有双侧隐睾才会影响生育。但近年发现,单侧隐睾的不育率约占67%以上。尽管从道理上讲,单侧睾丸完全可以代替两个睾丸的作用。但际上单侧隐睾由于受温度的不良影响,相应产生抗精子的某种抗体,从而使对侧正常的睾丸失去制造精子的作用。这样,到了青春期,90%以上孩子的生殖细胞会出现萎缩消失,影响生育。

  如果宝宝在出生的时候发现隐睾,并且在几个月以后还没有掉下来的迹象,那么就应该进行手术将睾丸移入阴囊,手术通常在孩子2—3岁时进行。医生认为,只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孩子的性功能发展和排精能力应该丝毫不受影响。然而在孩子稍大之后,发生睾丸癌的比率可能较大。

推荐阅读